物流是指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過運輸、保管、配送等方式,實現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關信息進行由商品的產地到商品的消費地的計劃、實施和管理的全過程。物流是一個控制原材料、制成品、產成品和信息的系統,從供應開始經各種中間環節的轉讓及擁有而到達最終消費者手中的實物運動,以此實現組織的明確目標。現代物流是經濟全球化的產物,也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服務業。世界現代物流業呈穩步增長態勢,歐洲、美國、日本成為當前全球范圍內的重要物流基地。 中國物流行業起步較晚,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物流行業保持較快增長速度,物流體系不斷完善,行業運行日益成熟和規范。 2010年以來,在國家擴大內需政策的推動下,物流市場整合步伐加快,呈現出明顯的季節性和結構性變化。2011年,中國物流運行形勢總體良好,社會物流總額達到158.4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2.3%。2012年1-7月,中國社會物流總額為98.3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8%,總體來看,社會物流需求仍然保持適度增長,為國民經濟平穩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撐。 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一方面為保證國民經濟協調、平穩、較快發展發揮了基礎和支撐保障作用,另一方面也成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開拓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手段。2011年,我國工業物流整合速度加快,商貿物流整合趨勢明顯。2013年,國內首個物流采購平臺中國物流商城誕生,《商貿物流發展專項規劃》指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一套與商貿服務業發展相適應的高效通暢、協調配套、綠色環保的現代商貿物流服務體系。 未來中國物流產業將進入更高層次的發展階段,并呈現一些新的發展趨勢與特征。伴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物流產業規模將繼續快速擴張;與經濟結構和產業布局調整相適應,物流產業的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隨著物流市場的不斷擴大,物流產業內的分工將越來越細;物流產業發展的制度環境將日趨規范,市場秩序與環境條件也將進一步優化。各級政府陸續出臺的相關配套政策,為我國物流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十二五”期間,中國經濟有望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物流行業面臨重大發展機遇,農村物流、零售業物流等細分市場投資前景樂觀。